| 
 我国“扬州明珠”不明飞行物  王思潮  
  
 目前我了解到我国较可信和较早出现不明飞行物记载是: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段记载:  
“嘉祜(公元1056至1063年间)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天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日,荧荧有芒焰,殊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玩珠’。”  
 从描述看,“明珠”从蚌壳“吐”出,蚌壳与现代所说飞碟有些相似。  
 网友WXZ 提供扬州宋朝明珠状UFO示意图 
  
  
  
这是一则生动和细致的调查记录,写的是大约公元1056至1063年间的“扬州明珠”事。这颗“明珠”有强光、快速,多次出现,十多年来,附近居民行人时常目睹,当时一位名叫崔伯易的人士为其作赋,一位名叫樊良镇的人士等候数夜等候“明珠”再现。而这则记录出自宋朝科学家沈括之手,可信度较高。《梦溪笔谈》是在他隐居在梦溪园(今镇江市)写成的。  
为此类事作证的是宋1071年农历十一月三日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镇江游历时,曾目睹过类似的奇导景象。并留下了如下诗篇: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冷南畔石盘陀,  古来出没随涛波。  
浅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矩火明,  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  有田不归如江水。  
“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矩火明,  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苏东坡所描述的飞焰不明发光物事件与扬州地区其行如飞的明珠相互见证,具有研究价值。  
 
 
 |